立體書|兒童互動|KiDiDOC 超好玩!互動知識書: 翻頁立體機關 x 多元科普 x 有聲情境故事|來自法國,讓我打滿分兒童科普教材!好玩又好學,五臟俱全||KidsRead點讀筆推薦
記得在我大班的時候,媽媽買了十萬個為什麼的卡通錄影帶給我看(洩漏年齡囉~),裡頭的烏龜博士好聰明,在每集小短片中幫充滿好奇心的動物寶寶們解惑,非常溫馨可愛,無形中注入了生活各式各樣的普知。小小的我完全不覺得自己在學東西,當下就是一種「哇~好好玩」、「原來如此」、「還有呢還有呢?」的感覺。
其實裡頭的很多問題,都是當時小小年紀的我根本不會想到要問到的範疇,像是:
「為什麼等火車要站在黃線後面?」
「為什麼輪子是圓的?」
「為什麼路面上有排水孔?」
「太陽比地球大得多,為什麼會被雲彩遮住?」
「風是怎麼刮起來的?」
「為什麼蜜蜂叮了人,自己就會死掉?」
(在當媽媽後,我才了解到了為什麼當時我媽會給我看那個:因為很多她根本自己也不知道 XD)
聽著看著,經過n次重播後,也就全都記住了。我萬萬沒想到,幼時媽媽無心插柳的灌溉偷偷在我心中扎了根,到現在這麼老了居然都還記得答案。自己也是在天天回答孩子無盡問題時,才發現如今許多自己給孩子的回答,竟能追朔到四歲時的記憶(歐買尬)
所以呀~爸爸媽媽真的要把握小朋友腦袋瓜如海綿吸收的黃金時期,打開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滿足他們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準備好良好的教材,適時注入多元的學習機會。小朋友幼時所學到的,可能終生都忘不了。
你家的寶寶是在多大的時候開啟了「為什麼」的按鈕呢?
小哈利是在滿三歲的隔天,開始整日整夜地問為什麼,有時候令人又好氣又好笑。
很多時候,我真的很想回答「沒為什麼!就那樣啊....」
很多時候,我坦承相告「媽媽也不知道耶!」(然後就會被女兒逼著拿出手機,叫我 ‘’google’’)
換個方式想, 小孩愛問為什麼,不就是來自保有對世界萬物的好奇心嘛?也就是所謂的「赤子之心」。我們在長大、經歷世事後,將許多事當作理所當然,自然忘了對小小孩來說,不論是周遭環境的任何大小事,都能夠成為他們口中念念不忘的大大發現。
而這些無數多個問題與答案,可以成為刺激孩子們發揮想像力的養分,甚至能與腦中的創意與生活經驗做結合..... 所以媽咪現在都會盡力解答,即使遇上不懂的也不感到拍謝,貫徹「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跟著小孩一起學。
但回歸現實面,每次替女兒解釋完「十萬個為什麼」之後,沒過多久她絕對又會蠢蠢欲動,逼得我都想大喊「為什麼!!!」
有時候最煩人的就是同樣的問題又再問一次WHY(捂臉)
剛開始我以為是我的答案沒讓她滿意,所以每重複問一次,媽媽就想辦法給予更多解釋幫助她理解,但當被問到第十次,我就會直接回她:「因為....就是我剛剛講的那樣。」(一年份的耐心全耗光)
好在現代科技創造出了一個叫做點讀筆的東西,專門用來對付跳針小孩,小朋友能夠自己點讀,想聽幾次都可以,不再讓媽媽燒聲心累。但此時我亦需要「夠強大」的教材來滿足內心擁有十萬個為什麼在爆衝的小孩......
在琳琅滿目的知識庫童書中,身為媽媽,又該如何挑選一本有趣、實用,同時又可以讓耳根子稍微清靜的書呢?
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福氣,而小哈利在充滿無限好奇的三歲遇見了《KiDiDOC 超好玩!互動知識書》是幸運。
很會選教材的 KidsRead 總是能預見我的許願,早已經依照小朋友不同年紀時期的成長需要,從世界各地精心挑選出最棒的讀物列表,提供了孩子現階段最需要的養分,主題涉略多元又豐富....
《KiDiDOC 超好玩!互動知識書》這套童書在法國廣受歡迎、由法國童書出版社Nathan出品,為市佔率第一的系列童書,更是兼具美感和互動性的知識百科,如今被翻譯成27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100萬冊!絕對是本季能夠閉眼收的首選好書,媽媽孩子都買單。
但這一套《KiDiDOC 超好玩!互動知識書》的缺點就是內容太過豐富了,是媽媽唯一無法「一次唸完」的書。
書中充滿各種翻頁機關讓小手轉拉推,動手又動腦,三歲女兒總是意猶未盡,拿著點讀筆重複翻閱書本、尋找答案、觀察變化.....
以及裡頭各式各樣的「為什麼」讓三歲的女兒覺得新奇極了,總是逼著媽媽繼續....「我還想看!」「想知道更多更多!」「下一頁是什麼?」好不容易硬著頭皮讀完,女兒又說「下一本!」(暈)
好在KidsRead本次推出了台灣獨家中文點讀出版!裡頭有貼心為媽媽設計的「全書朗讀」功能,點一下就能開啟不斷電故事體驗,整本播放完也要30-45分鐘,剛好能讓媽媽喘一口氣。
我自己從小是抱著錄音機睡覺的,同個故事聽上一百遍都不嫌煩,所以對於「聽故事」有著很美好的回憶,也會很希望兩個小孩跟我一樣享受聽故事的時光(當時很多的科學與生活知識,都是從科學神童智多星錄音帶中學到的,有好聽的故事與精彩的劇情真的很重要)
🧡有聲學習
KidsRead獨家超值點讀:三千音檔獨家編排,每一「點」都有驚喜,全書圖文背景皆可點讀,滿滿豐富的音效、設計對白、與知識灌溉。
青林出版社另外又精心編寫錄製了中文情境故事音檔,以家庭互動為主軸的完整故事架構,全書情節連貫,藉由書中主角小瑪和盧卡兩姊弟多采多姿的生活體驗,讓小朋友更能了解生活知識,這些都是原版所沒有的!所以真的要選買魅力無限的點讀版本,絕對物超所值。
【影片】偷看一小段內頁精彩故事與超生動音效+旁白
🧡光是封面就能玩好久!
從封面起就已經處處充滿機關與細節巧思,引起孩子的興趣。
封面上的轉轉、推拉機關結合故事情境,替小朋友完美預告了本書主題,成功開啟想往後面探索下去的好奇心。
🧡遊戲互動式學習,引發孩子閱讀與探索興趣
這系列套書使用孩子最愛的互動操作設計貫穿全書,裡頭充滿翻、轉、抽拉機關、以及各種讓人驚喜的大摺頁和立體設計,跟隨孩子「好奇」的天性,用「玩」的方式進入知識與科普的世界,動手玩科普、又動腦玩知識,讓知識百科變得超有趣。
🧡多元科普主題式學習 ,滿足知識敏感期孩子的旺盛好奇心
書中不時穿插引導式問答題,這些小問題都能激發孩子求知欲增進思考力,滿足知識敏感期旺盛好奇心。
例如,在孩子最熟悉的「家」主題,每個情境搭配精心設計的劇場故事,學習到生活常規、養成環保愛地球的好習慣、有同理心收拾好東西不讓旁人絆倒等等。
在孩子們也非常熟知的「家人」的主題中,從孩子能理解的角度出發,進而學到生命的週期、與家人的相處等等。
動物主題中也有許多讓媽媽會心一笑的問題:
像是為什麼海豚會笑(太可愛了啦 XD)
或是為什麼馬要站著睡覺(媽媽真的不知道呢!)原來是為了遇到危險時能拔腿就跑 XD(我又笑了)
多元角度打破單一思考框架,裡頭也有「真的?假的?」讓孩子更進一步思考。
主題情境發展宏觀統整概念,從每個翻頁小細節到融會貫通現實生活。
💡書末附有 Q&A 點讀益智問答遊戲,提升反思辨析力,牛刀小試一下孩子記得多少在書中學到的知識。
當讀完每個單元,女兒還會得寸進尺出考題.....如果媽媽「假裝」被問倒時,看到哈利臉上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我不禁想,或許這種溫暖的互動才是這些書籍的價值所在。
🧡情境故事讓親子共讀不再害怕詞窮
知識藉由可愛的插畫融入故事,生活情景深入淺出,從兒童視角容易理解思考,用生活故事了解生活知識,是培養核心素養的關鍵。
全書圖文甚至背景皆可點讀,3000個音檔完美呈現,多重感官注入讓孩子更沉浸內容,自然達到學習效果。
生動圖片加上有聲輔助,三歲的女兒閱讀學習超專注!多重感官輸入,可聽可看可學可玩,五感互動閱讀,快樂學習百科知識。
加上KidsRead點讀筆加持:閱讀主導權掌握在孩子自己手裡,跟著點讀筆主動探索生活知識 。
🧡走到哪、聽到哪的點讀小卡
KidsRead 教材中最超值的,非他家的點讀小卡莫屬啦!這次的套書也沒有例外,三大本葵花寶典濃縮成精華,輕鬆帶出門。
把小卡裝進點讀卡收納小冊中避免折損弄丟,是出門坐車旅行的最好學伴,小朋友可以自行操作,沿途都有故事可以聽不無聊也不吵鬧。收納小冊可以趁本次團購多買幾本,(偷偷預告)因為我這次有很多精彩的延伸教材閃卡,怕你們不夠裝啊 XD
超精彩的《KiDiDOC 超好玩!互動知識書》推薦給2-8歲孩童,不一樣的年齡層學習目標也不同,家長可以換方式來帶領唷!
🔸2-4歲:認知學習 →玩中學,增強學習興趣
玩操作機關、用點讀筆聽情境故事、點插圖聽人物對白、協助孩子主動探索尋寶音檔彩蛋
🔸4-6歲:閱讀培養 → 培養自主學習,建立閱讀習慣
自行有聲點讀書中內文的各種知識、多元互動玩益智問答遊戲
🔸6-8歲:知識建構→ 打造成長型思維
提問引導,進階思考討論,與學校所學融會貫通
這套書可以從2歲讀到8歲,非常超值~一定要買起來的呀!!!
《KiDiDOC 超好玩!互動知識書》系列第一輯有三大主題,難易度排序為:
1. 探索奇妙世界,幫助建立世界觀並理解運行原則的《100個為什麼》
2. 了解各種動物與生態有趣秘密的《動物大解密》
3. 發現生活情境中隱藏奧秘,強化社會科學的應用與整合的《下面有什麼》
全家共讀這系列時真的都好歡樂喔!一起活到老學到老❤️
《KiDiDOC 超好玩!互動知識書》第一輯 精彩內頁開箱囉~
第一本:「100個為什麼」
從生活周遭的疑問出發,逐漸拓展到社會場景及地理環境,最終建立世界觀。
全書囊括人文素養與自然科普主題,探索世界運行的邏輯原則;探索主題涵蓋身體、家庭、學校、城市與鄉村、人類歷史、天空與海洋、動物與棲地、地理知識、環遊世界等。孩子知識敏感期的所有問號,通通一次得到解答!
光是封面就可以玩很久!處處充滿細節巧思,引起孩子的興趣。書名設計成凸起的光滑亮面,讓人忍不住要多摸上幾下,非常吸幼兒的眼球,連一歲半的弟弟都很喜歡。點擊上方的「筆筆圖示」,就能開啟整本書的點讀功能,點書名還能聆聽前導引文。
內建音效滿檔,封面上的圖案、文字都有音效與對白。都還沒打開這本書,就能讓孩子充滿好奇,迫不及待想往下探索下去。
點書面的小女生會說:「你是不是也常常問為什麼呢?」小瑪的右手邊有小齒輪機關,小朋友動手轉動就能聽到書中要探索的幾個重點問題;點正在澆花的弟弟盧卡,則會聽見逼真的澆水聲以及「為什麼植物澆水就可以長大呢?」
點封面的小貓會有貓叫聲、點星球會出現神秘星星閃爍的配樂、車車會發出啟動的聲音、恐龍會發出擬真的roar roar叫聲以及沈重的腳步聲喔~
翻開到第一頁,右上角有「全書朗讀」,點一下就會用Kididoc超可愛的主題歌曲,開啟整本書的朗讀模式,小哈利最喜歡跟著唱「Kididoc~Kididoc~我們都愛問為什麼。動動手、玩遊戲,好奇小孩的好玩生活🎵 Kididoc~Kididoc~有趣的書中有什麼?翻翻頁,聽故事,什麼問題都難不倒我」
點選每本書開頭的「全書朗讀」鍵即可從頭播到尾,一次聽到飽! 超好聽洗腦的 KiDiDOC 主題曲唱完後,就會接著逗趣的開場白,以及依序播放所有章節的情境故事。「全書朗讀」是青林出版社編輯結合書中出現過的知識內容,重新編寫成的劇場版生活情境故事,而不是單純朗讀書中文字,非常用心製作,生動且溫馨有趣。
藉由兩個好奇寶寶小瑪與盧卡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從他們的「十萬個為什麼」進而介紹各種主題的科普小知識。故事情節從「家」出發,向後接著延伸到游泳池、看醫生,再到去上學、城市探索、鄉間踏青、海灘戲水、參觀養蜂場與農場、森林、逛動物園和海生館、逛博物館、搭豪華郵輪......等等,整本書故事情節前後連貫、結構完整,搭配可愛生動的圖畫,像是體驗精彩舞台劇。
〈在家裡〉
情境故事:小瑪是一家中最早起的,除了正在準備早餐的爺爺,正要前往花圃的奶奶,大家都還在睡。弟弟盧卡愛賴床,不滿為什麼小寶寶可以睡到自然醒而他不行;奶奶經過盧卡臥室門口,被亂丟的玩具絆倒,奶奶提醒孩子們要學著收好東西才不會妨礙他人行走;爸爸每次洗澡都洗超久,爺爺藉機提到省水的重要;媽媽做資源回收,廢物能再被利用,垃圾分類能幫助我們不浪費資源。
從家庭生活情境中帶出「為什麼要做垃圾分類?」「為什麼要省水?」「為什麼要睡覺?」「為什麼要把房間的東西好好歸位?」「為什麼小寶寶可以睡到自然醒?」「為什麼不能用手吃飯?」「為什麼不能挑食?」「為什麼不能只吃糖果?」等基本生活常識。
我喜歡這邊提及「文化差異」的部分:有些國家像是印度,用手扒飯吃是平常,而在台灣則是使用餐具進食。
打開每個垃圾桶,都可以點讀唷!它會告訴你,在這個垃圾桶是裝塑膠類、玻璃類、或是一般累的垃圾。音檔的設計與鋪碼真的是太完整了啦~請收下我的膝蓋。
全書圖文皆可點讀,冰箱裡頭除了拉拉機關告訴孩子「哪類的食物會提供身體所需的哪一種營養」,所有小物件小到優格、優若乳都能點擊,然後會告訴你這些都屬於乳製品。所謂知識輸入無所不在,原來就是這樣!處處是灌溉、處處是驚奇,無限彩蛋等待被孩子們發現(我們到現在都還沒全部找完....每次點都會發現新的)
點爸爸會說:「哎呀~我在洗澡,不要偷看!」爸爸澡盆旁的小鴨鴨也會發出塑膠玩具的「逼波逼波」擠壓聲;背景物件像是風聲、鳥聲、水管聲、洗澡聲等音效,一個都沒少。點寶寶會出現萌萌的嬰兒嘻笑聲,點奶奶會聽見她跌倒念叨「好痛啊!是誰亂丟玩具?」,點狗狗會有真實狗吠聲,每個人物的戲份與對白都演好演滿。
〈家〉
一家人趁著晴朗好天氣到庭院野餐,寶寶小班也開心的滿地亂爬。小瑪翻到爺爺以前的相簿,看到奶奶從嬰兒、年輕時、到當媽媽哺乳育兒的照片,也發現爺爺奶奶的頭髮變白了。書中書的設計好可愛!這一頁探討生老病死的問題,例如:「為什麼外婆有白頭髮?」「為什麼小寶寶不會走路?」「為什麼女生可以餵奶?」「為什麼我們總有一天會死?」
令我很驚訝的是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有的小孩有兩個家?」非常成熟的話題,可能是社會上很多人都不敢公開討論的問題,或是用許多謊言在覆蓋的事實.....在這裡卻用孩子能理解的角度溫柔解釋了「有些人的爸爸媽媽會分開,各自住在各自的家裡,所以他們的小孩偶爾和爸爸住、偶爾和媽媽住,就會有兩個家。」。不愧是法國的童書,很真實地反映出「這就是當今許多離婚家庭孩童的生活現實」與不同家庭組合的多元化。
我喜歡這裡問的「為什麼我們要聽爸爸媽媽的話?」讓我想到侯佩岑曾經的分享,她的孩子問過她一樣的問題,當下讓她覺得很直得思考。她回答:「因為我是你的媽媽,我有責任把我知道的事告訴你,怕你不曉得這個很燙所以希望你不要碰,怕你被燙到,媽媽會心疼。」也呼應了書中爸爸給盧卡的解答。
〈我的身體〉單元,藉由小瑪和盧卡一起去游泳的故事,了解人體知識「為什麼會有男生和女生?」「為什麼會眨眼睛?」「為什麼需要喝東西?」「為什麼長大會掉牙齒?」「為什麼身上有毛髮?」「為什麼要洗澡?」
〈保持健康〉盧卡在泳池旁亂跑,不小心滑了一跤,小瑪帶他去看醫生,為傷口上藥。這裡討論到「為什麼有時候會發燒?」「為什麼受傷會流血?」「為什麼要吃藥?」等小孩子最好奇的健康相關問題。
這頁有人體小折頁,透過手翻翻就可以一層層透視盧卡的身體,每層分別解答「為什麼有肌肉?」「為什麼會呼吸?」「為什麼有骨骼?」
右手邊這頁穿插了有趣秘密知識站,認識「為什麼大便是咖啡色的?」「為什麼會放屁?」「為什麼有鼻屎?」等等我自己小時候最想知道的系列 XD
〈學校裡〉弟弟盧卡跟我小時候一樣,不想上學用手痛想請假當藉口,到學校後還把同學弄痛惹哭了。除了學會「為什麼要上學?」「為什上課不可以聊天?」「為什麼不能亂拿別人的東西?」等校園生活規範。
我喜歡這邊用很溫和的方式問「為什麼男生比較少穿裙子?」減少了歧視,增加了歷史中的文化差異知識(古希臘男性也穿長裙)與現代的開放多元。
〈一起生活吧〉放學後,雙寶來到公園玩耍、買冰淇淋。這個單元裡可以學到「為什麼我們有名字?」「為什麼長大後要工作?」「為什麼要說請、和謝謝?」「為什麼有些人坐輪椅?」「為什麼每個人都長得不一樣?」延伸認識了關於爸媽的遺傳、教導同理心,體貼身旁因受傷不能走動的人。
這一頁的齒輪轉轉機關,轉一下就能看到不同髮色、與相貌不同的孩童。我更喜歡這邊對不同長相的形容用詞:「有些人有淺色皮膚/ 深色皮膚」「有瘦瘦的,也有圓潤的人。」而不是說「黑人、白人、胖子」,教導孩子面對不同樣貌的用語非常溫柔。
〈很久很久以前〉同學們到盧卡房間裡玩城堡遊戲,扮演國王和騎士。在這個主題,我們可以學到「為什麼國王要住在城堡裡?」「為什麼國王要戴王冠?」「為什麼騎士們要比賽?」的中古世紀歐洲文化。劇場版故事中,小瑪出了一系列猜謎遊戲,讓大家認識「為什麼木乃伊要用繃帶纏繞?」「為什麼古埃及人要建造金字塔?」「為什麼埃及豔后這麼有名?」等古埃及文明知識。
本頁又再次出現了書中書的巧妙設計,是迷你版的《100個為什麼?》好可愛!
迷你小書中居然也是立體的,點讀恐龍會發出真實吼叫聲喔~裡面解答了「為什麼恐龍會消失?」「為什麼我們說人類是猴子進化來的?」等生物演化知識。
〈大城市裡的小秘密〉小瑪、盧卡和媽媽決定不開車改搭捷運出門,為減少環境污染盡一份心力。盧卡沒有注意看交通號誌,差點被車撞到。在這個單元可以學到生活的常規像是紅燈停、綠燈行,以及「為什麼有垃圾車?」「為什麼車子會污染環境?」「為什麼路上有水溝蓋?」「為什麼有捷運?」「為什麼大樓要蓋這麼高?」
點垃圾車會播放貝多芬的「給愛麗絲」,我聽到差點笑到歪腰,是懷念的笑!住在國外這麼久,這一「點」完全一整個回憶殺....左右拉動機關,紅綠燈會變換燈號,汽車手推向前開,城市中的大大小小機關和滿滿音效,等著寶貝們來發掘❤️
往下翻開大摺頁,就能看到城市裡的下水道和地下捷運系統;向上掀開大樓摺頁,還可以偷窺大樓住戶的私生活。用點讀筆點擊每個住戶和路人,都能分別聽到每個人的對話和內心戲,比八點黨還精彩!
〈鄉村裡〉在鄉下參觀養蜂場時,蜂農叔叔細心解釋「為什麼要穿防護衣?」「為什麼蜜蜂會螫人?」「蜂蜜又是從哪裡來的?」這個養蜂叔叔好可愛,講話還有台灣國語耶...(頓時好像來到《下一站。幸福》裡的花田村),但背景搭配的是古典音樂,居然沒有違和感 XD
途中下起雨來,雙寶進一步探索「為什麼會下雨?」「為什麼河水會流動?」等自然現象的秘密,但小瑪都能解答讓盧卡很不是滋味。
〈農場裡〉盧卡和小瑪在農場裡一起看剪羊毛秀,學到「為什麼要幫綿羊剃毛?」,媽媽趁機解釋剪下來的羊毛有各種用途,經過處理、染色後就可以變成衣服和毯子。小瑪去餵馬時,發現馬兒可以站著睡覺!因為牠們的膝關節能夠固定。他們在拜訪農場動物時,學到狗狗搖尾代表開心、喜歡,貓咪動鬍鬚是為了感受身旁事物。接著了解「為什麼牛媽媽為什麼有牛奶?」,「為什麼鴨子的腳有蹼?」
〈森林裡〉參觀完農場,盧卡和小瑪一家人週末去check-in入住森林小木屋。
晚餐前,一家人到森林裡散步,爸爸向孩子們解釋「為什麼鳥會築巢?」,提醒孩子不要隨意撿拾路邊的野菇,因為有可能是有毒的毒菇喔!
以及「為什麼螞蟻會做窩?」,並且還提醒他們小心攻擊性強的野豬。
〈夜晚時分〉入夜後,小瑪和盧卡用天文望遠鏡觀星,看到清楚的月球表面。想當太空探險家的盧卡很了解關於宇宙的知識「為什麼月亮有圓有缺?」「宇宙裡還有哪些星球可以讓人類居住?」情境故事裡,小瑪看到流星想許願,被盧卡吐槽「流星不過是太空裡的石頭,怎麼可能實現願望嘛!」
〈天空和海洋之間〉隔天全家一起到海灘玩,小瑪和盧卡開心的撿貝殼、抓螃蟹。從爸爸教導他們「注意潮汐變化」掌控玩耍時間,讓孩子也學到「為什麼海洋會有潮汐?」;從媽媽叮嚀要擦防曬油,解釋了太陽的本質,以及「太陽為什麼會發光?」「為什麼白天看不到星星?」;從媽媽提醒要喝水補充水分理解到「為什麼海水是鹹的?」不能食用;
從小瑪在海邊撿到海鷗的羽毛延伸學習到「為什麼鳥有羽毛?」,從弟弟想跟小鳥一樣能夠在天空展翅翱翔延伸到「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因為小瑪希望天空是粉紅色的),原來太陽光原有7種顏色,但因為大氣層會過濾掉6種顏色,我們只剩能看到藍色(媽媽也長知識了)
〈水底下〉ㄧ家坐船出海時幸運地看到喜歡的海豚和鯨魚噴水,討論到「為什麼海豚會笑?」「為什麼鯨魚會噴水?」其實鯨魚是在噴氣啦!
接著再到海生館參觀,在水族缸裡看到好多海星和漂亮的魚,瞭解到更多海洋知識:「為什麼鯊魚有鰭?」「為什麼海星有這麼多觸手?」「為什麼魚有鱗片?」還了爸爸偷偷預定的驚喜夜宿海生館行程,參加夜間導覽。
〈草原上的動物〉隔天全家到動物園玩,盧卡看到獅子好興奮,故事情節用家人互相玩腦筋急轉彎帶進「為什麼有的獅子有鬃毛?」「為什麼犀牛要在泥巴裡打滾?」「為什麼大象有長長的鼻子?」「為什麼斑馬有條紋?」等知識學習。我真的覺得劇場故事配樂好驚艷,是著名古典音樂編曲再改用豎笛演奏,超級好聽!
故事裡頭還有逗趣的對白穿插,其中一個爸爸出的考考你問題是「斑馬是黑色但有著白色條紋的馬,還是白色但有著黑色條紋的馬?」雖然沒有正解,但能讓孩子動動腦從不一樣的方向與角度思考~~像是先有雞再有蛋?聽聽孩子童心的想法滿有趣的。
〈浮冰上〉來到極地動物區,盧卡冷得發抖,好奇為什麼這裡的動物為什麼不怕冷?「為什麼企鵝是黑白的?」「為什麼北極熊卻是白色的?」「為什麼獨角鯨有一個角?」
〈環遊世界〉隔天爸爸回到工作崗位,到家後,爸爸送給姊弟倆一個「環遊世界80天 」主題桌遊,是張世界地圖。情境故事中的媽媽都會趁機帶入「北美洲」「南美洲」等地理名詞,小朋友學習知識同時也可以學會五大洲、三大洋的世界地理呢!全家一起玩世界地理相關的知識問答遊戲,比賽看誰先環遊世界一周。裡頭有「為什麼沒有人住在南極?」「為什麼有些火山會噴出岩漿?」「為什麼地球另一邊的人不會掉下去?」「為什麼沙漠裡都是沙子?」「為什麼有高山?」等問題。
原本以為這只是一本普通的100個為什麼大全,沒想到在共讀的過程中,裡頭許多出現的問題都深深啟發了我.... 從關於育兒、人生、家庭組成多元化、性別種族的融合與接受,讓孩子不只是學習生活知識,更是增長同理心、以及理解與接納身旁「跟自己不一樣的」的人。
第二本:「動物大解密」
可愛的孩子們天生會被動物吸引,開啟對生命的認知!在翻閱的過程中,深度了解動物與生態、棲息地之間的有趣秘密。
這一本從孩子熟悉的農場動物和昆蟲切入,延伸到不同生物各種棲地類型,並巧妙穿插「動物之最」的特殊主題,在輕鬆翻閱間了解各種動物與生態的有趣秘密。本冊探索主題涵蓋:農場、草叢、海洋、草原、沙漠、極地、亞馬遜叢林、澳洲、特殊有趣的動物、動物構造的功能..等等,媽媽也跟著大開眼界!裡頭一半以上的問題我都不會~但現在我有信心可以去參加英國的pub quiz(英國酒吧文化通知猜謎)了。
〈農場裡〉小瑪和盧卡姊弟參加「動物大解密夏令營」,第一站是可愛動物農場。小隊輔姊姊親切為小朋友們解惑「為什麼小豬要在泥巴裡滾來滾去?」盧卡看到剃光毛的羊,延伸到羊毛可以用來做什麼,接下來一起喝了新鮮現擠的牛奶學習到「為什麼牛媽媽會有牛奶」,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母雞要吃小石頭?」(太驚人了原來真的有典故)
動一動機關,小豬就會打滾、雞就會彎下頭撿石頭吃,動作栩栩如生,媽媽玩得好盡興 XD
〈草蟲中〉小瑪找到一隻放大鏡,開始觀察農場草地上發現的很多昆蟲,和盧卡一細數可愛小瓢蟲背上都不一樣的斑點數量、看見正在採蜜的蜜蜂身上毛茸茸的樣貌...
小瑪和盧卡一起猜蟻穴裡有幾隻螞蟻,接著討論了馬陸、蜘蛛、蝸牛和毛毛蟲的特性,哪些是昆蟲、哪些不是。可愛的蝸牛圖案詮釋了縮在殼中的鍋牛模樣。
本開頁的右下角還有立體小翻頁,帶孩子認識蝴蝶從小蛋、毛毛蟲、結繭到羽化為蝶的生長旅程。
〈動物的驚人紀錄〉現在開始進行「動物擂台賽」!每組比賽用電腦上網搜尋一個「動物界最厲害的冠軍」,再讓大家票選誰找到的動物勝出。小瑪找到全世界最小的馬「法拉貝拉迷你馬」,是全世界最小的馬,甚至比一些大型犬還小隻!小傑選了全世界生命最短的動物「蜉蝣」,只能活一天,朝生暮死。盧卡接著發現鴕鳥有全世界最大的蛋!牠的蛋是雞蛋的25倍大。原來獵豹時速120,跟高速公路車速依樣快、烏龜全世界最長壽可活到200歲、藍鯨則是全世界最大的動物,體重相當於32隻大象的重量。
〈海灘上〉比賽進行到一半,由於夏令營室內停電,全體學員改去沙灘戲水。盧卡和小瑪去抓螃蟹時,看到一隻嘴巴超大的鳥「醍醐」,小朋友動手推開鳥喙機關,就可以看到牠嘴裡都用來裝給小寶寶的食物。他們還看「海黃瓜」,其時是長得像黃瓜的海參,不是真的黃瓜喔!在這個單元可以學到「不同海星品種有幾隻手?」「寄居蟹的殼」「為什麼螃蟹的手像鉗子?」本頁好玩的機關也不少呢!
〈海洋裡〉大家出海去看成群結隊的海豚,學到更多關於海豚的知識,像是他們是哺乳類,跟人類一樣會產出寶寶、也會哺乳喔!海豚的聲音除了與同伴溝通之外,還有一個特殊功能,就是聲納定位。這個單元了解到「海豚從哪裡噴出水?」,以及「為什麼海豚總是成群結隊」等等。
跨頁的右手邊還有「海底小秘密」單元,引導孩子探索表面下的小秘密,認識水母、小丑魚、章魚、鯊魚牙齒、以及海馬的有趣知識庫。
〈到處都是毛〉今天小瑪和盧卡來參觀動物美容院,看到好多(毛多到不行的)長毛動物,有安哥拉兔、安哥拉山羊、氂牛,這些動物的毛都可以用來做毯子保暖喔!世界上也有沒毛的動物,像是斯芬克斯貓,所以要小心曬傷和保暖。點擊這隻貓會有可愛對白:「雖然我沒有掉毛的問題,但是會流汗(所以必須常洗澡,所以還是會進出美容院)」;蜘蛛則是用身上的毛來感受周遭發生的事,我們稱之為「感覺毛」。
可蒙犬是長得超像拖把的牧羊犬,小朋友記得動手翻翻,看看牠的眼睛藏在幾層毛下面。
〈草原上〉接下來這頁很精彩,非洲的BIG FIVE都有出現。有脖子超長的長頸鹿、每隻花紋都不重複的斑馬、鬃毛超帥氣的公獅、有象牙和長鼻子的大象,這個單元能深入了解到「這些動物的脖子、花紋、鬃毛、牙齒、鼻子都有特別的功能。」動物之所以有今天這些樣貌或是移動速度,其實都是為了生存,保衛自己。
「什麼動物躲在鱷魚的嘴巴裡?」右下這隻鱷魚裡頭有「牙籤鳥」,會把鱷魚牙齒間的殘留食物和寄生蟲吃掉,牙籤鳥一點也不怕鱷魚。
本單元大開頁中還有兩隻立體獅子在打架,女兒看得嘖嘖稱奇。小瑪覺得公獅真懶惰,只會悠閒坐等後辛勞的母獅捕獲晚餐回來。
〈有趣的動物〉在展覽館裡,他們認識了各種長得稀奇古怪的動物。
這頁長知識了!「星鼻鼴鼠」長得像外星生物,嘴巴旁有22個敏感觸手幫助牠找食物、「獨角鯨」頭上的角竟是牠巨大的「牙齒」、「山魈」有彩色屁股和藍臉紅鼻子,鼻子愈紅愈受母山魈歡迎;頭上有燈泡的是「鮟鱇魚」,頭上發光的天線可以吸引牠的獵物靠近;長得像大錘子錘頭鯊的真名叫做「雙髻鯊」。
這一頁的轉盤齒輪機關超有趣,可以看見動物混合體:「鴨嘴獸」有鴨子的喙 + 水獺的腳 + 海狸的尾巴,是哺乳類動物,鴨嘴獸寶寶喝母親的乳汁長大。
「㺢㹢狓」有斑馬的腳 + 長頸鹿的頭 + 馬的身體,舌頭長到可以舔到自己的耳朵!
〈雅馬遜叢林裡〉近年紅翻天的樹懶在這裡!在動物園的熱帶雨林區,他們認識了能重複我們說話的鸚鵡、世界上最小的鳥「蜂鳥」、尾巴超長能掛在樹上的狨猴、用長舌頭捕食螞蟻的食蟻獸,還有每個小孩都感到好奇的食人魚!
互動機關超好玩:推一下絨猴,就能讓牠在樹枝上盪來盪去、拉一下食蟻獸長長的舌頭就會跑出來找昆蟲吃喔!
〈澳洲〉
在澳洲動物區,認識了澳洲名產袋鼠「為什麼袋鼠可以跳這麼高?」「為什麼袋鼠身上有袋子?」原來,袋鼠的腳根彈簧一樣,竟然可以跳三公尺高,是將近一層樓的高度!而袋鼠寶寶會在袋鼠媽媽的育兒袋裡喝奶,待好待滿五個月。「袋獾」長得像小狗,叫聲淒厲像小孩的哭聲,被稱為「塔斯馬尼亞惡魔」,但其實非常膽小,寧願把敵人嚇跑也不想打架。至於~「為什麼無尾熊緊抓著媽媽不放?」超可愛的❤️
這一頁也少不了超好玩互動機關。
〈聰明的動物〉晚餐後,夏令營隊輔姊姊帶小朋友分組玩搶答遊戲:有些動物會用特殊技能來嚇跑敵人,例如犰狳會把自己捲成一團像一顆小球、河豚會脹大身體、烏賊會噴出黑色墨汁、羊駝會朝敵人吐口水(因為口水很臭)、臭鼬會抬起屁股(放屁)分泌惡臭液體把敵人薰走、響尾蛇會搖動尾巴警告敵人......
變色龍除了大家熟知會變身保護色之外,但當遇到危險時又會是什麼顏色呢?好喜歡這個機關👇動手轉一下,答案就揭曉囉!
〈沙漠裡〉隊輔姐姐帶大家來騎駱駝,你知道單峰駱駝和雙峰駱駝的差異嗎?雙峰駱駝住在亞洲中部:腳更細長、單峰駱駝住在撒哈拉沙漠:毛更多。
駱駝的駝峰裡面又是什麼呢?答案竟然不是水(我一直以為是水),正解是脂肪!駱駝可以靠駝峰裡儲存的脂肪,度過沙漠中沒有食物和水分的日子。
〈浮冰上〉來到北極動物區,冷到發抖的小瑪和盧卡看到「會飛的企鵝」,原來是長得很像企鵝的海雀;以及「長了象牙的海豹」,其實是海象喔!(媽媽也是海豹、海象,傻傻分不清楚)今天終於搞懂了。
第三本:「下面有什麼?」
探索主題涵蓋人體、城市與建築、交通工具、服裝與文化、歷史遺跡、海洋科學、自然環境、地球科學等。
「下面有什麼?」封面加入了一個拉頁巧思,下拉厚紙機關,書名中的「下」就變成「上」,還沒開書就先玩的概念。
封面翻開,內頁也好有戲,盧卡在找姊姊,姊姊說她在「下面」,預告了整本書都是在探討下面有什麼,快下來吧~
〈我們的身體〉大清早,盧卡在車庫裡拿爺爺的鎚子敲敲打打,想敲開鬧鐘改造機器人。盧卡因骨折打了石膏的手還沒好,頭上還有昨天被榔頭敲到的腫包,翻開翻翻頁來一探究竟「石膏裡有什麼?」這題我三歲女兒會,她說用來固定傷口、讓斷掉的骨頭重新接起來,完全答對!跟書上說的一樣。那麽,「頭上的腫包裡又有什麼?」解釋微血管破裂、血液淤積成血塊而腫起。
小瑪不小心被仙人掌刺到,學到皮膚下的感受器可以偵測各種觸感,再透過神經將訊息傳遞給大腦。
裡頭有小翻頁,動手翻一翻,看看爺爺的皮膚底下有什麼?
〈城市〉向下翻可以看到盧卡和小瑪家的透視圖,屋頂下面是閣樓,堆放不常用的東西,房子下面有儲藏著食物的地下室/ 酒窖。「排水管裡的水都流到哪裡了?」馬路下面除了排水管,還有些什麼呢?
「路燈為什麼會亮呢?」原來人行道下面有電纜線,連結電流到燈泡。「樹根會往下延伸到哪裡?」
展開超壯觀的城市大摺頁,就能看到大都市熱鬧的各種地下活動。
大翻頁中還有小翻頁!看看工人們在工地裡挖什麼?小車迷最愛的挖土機、堆土機、混凝土機和吊車都會出現喔!
「排水溝裡的水都流到哪裡了?」「埋在地下的這些管子有什麼用途?」「什麼是地下水?」「消防栓的水哪裡來?」「馬路地下的電線有什麼用途?」這應該是全套三本中最大開頁、最精彩的一頁了!媽媽看得好驚嘆啊!
「購物中心的下面有什麼?」「垃圾桶下面有什麼東西嗎?」「地下有很多條鐵路嗎?」「為什麼會有手扶梯?」爸爸說,城市下面有購物商場、地下停車場、地下鐵月台和軌道、裝垃圾的大桶子、電纜電線和水管,還可能挖到珍貴的文化古物喔!
〈高速公路〉盧卡一家人開車上高速公路,在加油站停下檢查,發現水箱沒水了。一起來看看「引擎在哪裡?」「加油站的油從哪裡來?」「油罐車裡裝什麼?」從兒童平時只看到的表面,深入到背後的前因後果,很能夠引導孩子的探索心與進一步思維。
「誰會經過公路下面的這個小洞?」原來是「青蛙隧道」,貼心讓小動物安全抵達公路的另一側,不會被經過的車輛輾過。
「路面底下有什麼?」面層、基層、底基層、墊層、土基....解釋得好詳細喔!
〈菜園〉媽媽選了一家網友推薦的餐廳進行午餐,餐廳有菜園能讓顧客摘自己想吃的菜,小瑪想吃馬鈴薯、盧卡不想吃紅蘿波。盧卡發現高麗菜下方有毛毛蟲,還有找蟲吃的烏鴉,還有吃土中的腐植質生長的蚯蚓。
光看菜頭的葉子,你們能認出幾種根莖類蔬菜呢?延伸到「葉菜是如何生長的?」「哪些蔬菜長在土裡呢?」「高麗菜的葉子下面有什麼?」
菜園中常見的蚯蚓、烏鴉、鼴鼠都在做什麼呢?向下拉一下就知道囉!
〈蝸牛殼〉盧卡發現摘下的菜葉上有一隻蝸牛,和姊姊討論「為什麼蝸牛爬那麼慢?是因為殻太重嗎?」延伸到「蝸牛殼裡到底有什麼?」掀開蝸牛殼的翻頁,一覽蝸牛殼內部的構造。原來各種器官的位置跟我們想得完全不一樣,還挺複雜的。蝸牛只有一團軟軟的身體、沒有骨骼,靠著足部的巨大肌肉收縮前進。蝸牛是雌雄同體,同時擁有兩種性器官,但是為了繁殖,還是得與另一隻蝸牛交配。
用「真的」「假的」?來讓孩子猜猜,先聽聽看他們的想法,再翻頁公佈答案,增添了更多親子互動性,總是有話題可以問孩子。
〈你的皮膚下有沒有骨頭?〉你知道「哪些動物有骨頭」「哪些動物沒有骨頭」嗎?至少這頁,媽媽終於全部答對了~好有面子。
烏龜和蟒蛇的骨骼好令人驚奇!
〈森林〉「地上的枯葉底下有什麼?」底下藏著各種小昆蟲,會食用並且分解枯葉、動物屍體,製造腐植質,讓森林的土壤變得更肥沃;很多小動物甚至會挖洞待在裡頭睡覺,樹皮底下有時候可以發現天牛的幼蟲。
什麼動物會把堅果藏在地底,留到冬天吃呢?「是松鼠!」;翻開樹葉,可以看到下面有可愛的刺蝟在冬眠,整個冬天都不會進食(點刺蝟還會有鼾聲)
轉盤轉一轉就能看見各種底下的蟲蟲,有石蜈蚣、大蛞蝓、擬蠍、赤馬路、隱翅蟲...等等。而且,千萬不要隨便亂翻石頭喔!因為石頭下面可能藏著在石頭縫隙中過冬的腹蛇,如果被打擾可是會咬人的!
〈河狸的家〉小瑪在河邊看到圓嘟嘟可愛的河狸,盧卡心想為什麼牠們要一直啃樹枝呢?原來是正在用樹枝蓋水壩和家。「為什麼河狸要建造水壩?」為了把水聚積起來變成池塘,讓小屋的入口和儲存糧食為了把水聚積起來變成池塘,讓小屋的入口和儲存糧食維持在水下面。「河狸可以在水中游很久嗎?」河狸是潛水高手,可以在水中閉氣游泳15分鐘喔!
其實關於河狸的知識,三歲女兒滾瓜爛熟,因為在半年前我們就讀過同樣是 KidsRead出版的 《My First Discovery 雙語探索小百科》(點擊回顧舊文)
〈海洋〉隔天盧卡一家到海邊浮潛,介紹到浮潛與水肺潛水所使用的不同器材。盧卡遇到一個負責維護鑽油平台和風力發電機的潛水伕哥哥,當天潛水到水底沈船中挖寶,他與姊弟倆分享他深海潛水探險的有趣經驗,以及在海底能看到的事物,像是海底火山、潛水艇等等。
翻頁依照海的深度層次堆疊、循序漸進,每翻一頁就能看到更深一層的海底面貌,以及下面各有什麼?
〈豪華郵輪〉終於要搭郵輪啦!一家人登船時直接把車子開上巨大的豪華郵輪,用繩子綁起車輪固定,以免郵輪行駛期間會滑動。這艘船已經行駛兩天,明天會靠岸,爸媽和媽媽單獨約會去看電影,船上的水手長熱心帶姊弟倆參觀郵輪的機房和救生艇。大郵輪載著超過800名乘客,把書轉到背面,來看看船上的乘客們除了吃飯睡覺,都在幹嘛呢?
立體豪華郵輪不只正面壯觀漂亮,翻到背面還有內部人物與船隻結構透視,從客房、廚房、餐廳、寵物旅館、艦橋、機房的設計,全部都超精緻的。360度零死角點讀!船上每位乘客和工作人員也都有精心錄製的不同對白,用點讀筆點來聽好比看八點黨一樣精彩,看得自己都好想帶家人一起去度假了!
你找到小瑪和媽媽了嗎?(媽媽在上層的客房)盧卡和爸爸在前往電影院的門口。
〈地球的中心〉郵輪靠岸後,小瑪和盧卡一家人搭乘小飛機,從高空欣賞海洋和火山。立體火山下方往上看,就能看見火山內部結構,爸爸開始解釋火山熔岩是從哪裡來的?再延伸到板塊、地殼、地函、地核等知識,以及天馬行空地心探險的話題。
「我們的腳底下有什麼?」展開地球大翻頁,就能很清楚看到地殼地函地核的剖面構造圖,原來熔岩跟地表下的岩漿庫相連。
〈地下洞穴〉一家人報名了洞穴探險活動,攀岩下來地底,一起參觀地下河流、鐘乳石和石筍景緻。
媽媽被倒掛在洞穴中著蝙蝠和蜘蛛的卵囊嚇壞了。
〈法老的棺材〉下一站,爸爸媽媽給孩子們一個驚喜,帶大家到博物館參觀法老王圖坦卡門展覽,展場複製了法老王的墓穴。
一層層打開石棺,一探究竟法老王的秘密!石棺裡頭,還有兩層棺木:第一層出現有貼著金箔鑲著寶石,非常華麗,而另一層還是純金打造的呢!最裡面是圖坦卡門的木乃伊,臉上帶著黃金面具,繃帶上還有143個珠寶裝飾!
〈服裝〉郵輪今晚就要啟程回航了,小瑪飯後想去參觀博物館裡的服裝展,裡頭展示各國不同時代的衣服,包括古羅馬時代的連身長裙、古戰士巴薩卡的獸皮、日本武士的盔甲、美國牛仔、歐洲淑女的蓬蓬裙、以及蘇格蘭男士的短裙。
翻開服裝,就能知道它們背後的更多故事,是一場文化的洗禮。
女兒最想知道歐洲淑女澎澎裙裡頭藏了什麼?原來是金屬線圈裙撐啊!
日本武士的盔甲可以一層層打開,盔甲下是寬鬆的短和服上衣和短襯褲,打仗時方便移動,最裡層還有白色棉質內衣和結褲帶。第一次這麼完整看清楚武士盔甲下的真面目,感覺好興奮(喂)
至於大家都很好奇的「蘇格蘭裙裡頭真的沒角內褲嗎?」傳統上是不穿的,所以每次參加婚禮男士們喝掛後,常常會不小心被婚禮攝影師拍到走光 XD 這裡忘了跟你說,Kilt前佩掛的毛布袋,裡頭是用來裝威士忌的,邊走邊喝喝整天,蘇格蘭男人酒國英雄實至名歸。
到這裡,《KiDiDOC 超好玩!互動知識書》三本就都開箱完畢囉!不曉得多少人有看完....寫超長的一篇,因為自己很喜歡,每個小細節都不想漏掉。這次來不及做影片開箱,請鎖定Nana媽咪粉專 8/2 晚間22:00幫大家直播裡頭精彩的故事與3000個點讀音效喔!
好玩的互動益智問答遊戲,加深知識記憶
《KiDiDOC 超好玩!互動知識書》這套書很珍貴的地方是,它不只是單方面的知識輸入,書中不時穿插如「有趣的小秘密!」「真的?假的?」等益智問答單元,用趣味知識謎題 + 翻翻頁找正確答案的方式,吸引孩子主動探索,更加深知識記憶點。裡頭的問題都很新穎也很生活化,讓人不覺得是在考試,而總是會有種「哇~~太有趣了」的感覺❤️
每本書最後還有展開大跨頁的「知識小考驗」讓小朋友闖關,答對了更有自信心!答錯了可以趁機回頭複習唷~點左上角的星號鍵即隨機播放10個選擇題,想結束或暫停遊戲模式就點方塊符號。一般點讀模式在這個單元也適用,點文字聽文字內容朗讀,點插圖會發出音效或聆聽補充知識,點人物會出現情境對白,全書圖文皆可點讀。
買點讀版最超值:附贈隨點隨聽的點讀小卡
每本書都有附贈一張隨身點讀小卡,黏貼在書本最後一頁的封背裡頭。
點讀小卡可以連播整本書各章節的情境故事,也可以依照單元,自由跳點選想聽的情境故事。下方還貼心設有單曲循環鍵,播放KiDiDoc主題曲、播放主題曲卡拉OK版等等,小朋友自己就能操作喔!
把小卡裝進點讀卡收納小冊中避免折損弄丟,是出門坐車旅行的最好學伴,小朋友可以自行操作,沿途都有故事可以聽不無聊也不吵鬧。收納小冊可以趁本次 KidsRead團購多買幾本,(偷偷預告)因為我這次有很多精彩的延伸教材閃卡,怕你們不夠裝啊 XD
【團購時間】
2022年 8/3 9:00~8/7 23:59 於Nana媽咪 x Q踢派 推出限時團購活動,KidsRead旗下所有中英文商品以及點讀周邊都享有最優惠價格,請大家好好把握!
《KiDiDOC 超好玩!互動知識書》一輯三本不分售,此教材不包含點讀筆,家中尚未有 KidsRead點讀筆需另行購買。只要一支筆,就能點讀所有KidsRead聯名出版的優質好書,非常值得。最近家有新添二寶的也趕快趁這次團購補貨唷~一人一支筆,否則保證、絕對會打架!!!(輪流兩個字,遇上KidsRead點讀筆,真的沒轍)
大受歡迎的《KiDiDOC 超好玩!互動知識書》預計之後還會持續推出:系列第二輯恐龍、人體、太空等精彩主題,你一定跟我一樣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