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C3A6F88-90DC-4220-966F-FDCA65DAE29A_1_105_c.jpeg

大家都知道正在看電視的小孩無法轉移注意力,甚至電視一輩關掉就會開始哭鬧。

但今天要來推坑的這組科學手作遊戲很神奇,就算是哈利電視看到一半,只要媽媽問說「誒~要不要玩science? 」她就會馬上尖叫跳起來把電視甩在後面跟著我走!(屢試不爽)

78B28552-6C7C-4DB7-8F64-D9F99A388290_1_102_o.jpeg

更令我驚豔的改變是⋯⋯

半年前,我與女兒在唸居里夫人的偉人傳記,第一頁內文:瑪里從小時就對自己許下諾言『我不要成為公主,要成為科學家。』

女兒就用高分貝反駁:「我才不要當科學家,我要當公主!」當時媽咪內心有種受挫的心寒,還上粉專寫了玻璃心文。

274937639_5587275104620542_3191329361833042739_n.jpg

事隔半年,今晚她突然指定要聽居里夫人,唸完第一頁,她竟然對我說「媽媽~我要成為科學家,不要當公主。」(究竟發生什麼事?!媽咪下巴都掉下來了!)

其實也不一定要當科學家啦~只要不當公主都可以啊哈哈哈!女兒還得意洋洋跟我說她「小時候」做的科學實驗,肯定比居里夫人小時候還要多。自從家中入手了MEandMINE之後,孩子在家天天都在動手做,玩過的遊戲還會回頭繼續玩,每個主題盒裡頭附贈的知識繪本也會再三翻閱,完全沒有膩的感覺。

有時候女兒會說,在家裡比去學校好玩,想留在家做MEandMine。我會跟她說,學校裡頭有更多媽咪沒辦法給妳的,像是好朋友、團體合作、隨時讓妳們有事做的老師,要好好把握能去學校的短暫時光,反正回家後媽媽就又能陪你「做Science」了呀!她聽完覺得有道理,就會乖乖去穿衣服,準備出門上幼兒園。

IMG_5495.JPG

一直以來我的育兒都是以「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為目標。台灣的家長在幼童的認知教育上普遍比國外衝得早,但常常都忘了「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更加重要。

遇見MEandMine的契機,起初是和我平時的教養相契合:"Discover the Magic I see in YOU."「讓孩子看見自己內在的力量。」

 

MEandMine讓我絕對尊敬的地方在於,它的學習主題更是納入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如果能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絕對能讓世界變得更好。

 

SDGs 17項目標有:消除飢餓、良好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等、乾淨的水與衛生、可負擔的潔淨能源、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減少不平等、永續城市與社區、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氣候行動、保育海洋生態、保育陸域生態、和平正義與有利的制度、與夥伴關係)

IMG_4963.jpeg

例如,在2022新品中的「拯救海洋大作戰」探索盒中,透過實驗與手作,海洋污染的主題,去激發孩子認識同理心。我覺得做一組產品讓4-6歲,甚至更小的孩子可以透過故事與動手做當中認識「海洋污染」會造成什麼影響、去帶出同理心這個超抽象的主題~真的好厲害!連3歲的小孩子馬上就能理解繪本與遊戲欲傳達的訊息。IMG_4978.jpeg

以及讓孩子理解,即使事後清除污染物後(這邊讓孩子清除海面的黑色油漬和動物羽毛),曾受過污染的海水與動物亦無法再完全回復到從前,一定程度的傷害已經造成(海雀的羽毛即使清洗過後也無法回到原本的純淨潔白)。

Image

保護環境從最基本的日常垃圾分類做起,也提倡大眾參與海洋清潔的精神。

IMG_1832.jpeg

觀望這個品牌非常久了,當時小哈利才兩歲出頭,終於等到她3歲多才真正入手MEandMine的探索盒(4y+組)。

我們家的套組都是從美國AMAZON下單後寄到英國,但台灣現在也能輕鬆買到了!不禁感嘆現代小孩能有這麼棒的STEAM學習教具可以玩,真的是超幸運的(我三歲的時候到底都在幹嘛?應該還在地上流鼻涕畫圈圈吧.....)

 

MEandMine的科學實驗與桌遊 推薦給4-8歲兒童,但盒子中的教材在手作的部分,除了看年齡、也看孩子本身的精細動作發展,每個孩子都不太一樣。因此手眼協調不錯 + 手部小肌肉發達的女兒,提早在三歲半時就開始接觸,每個環節都學得很快、做得很好,不喜歡別人幫忙凡是想要自己來。但許多小細節還是需要有媽媽的引導和協助,從過程中,她也學會了看說明書,懂得「跟著步驟走」的重要性,以及理解了每個設計中的前因後果環環相扣。

IMG_4899.jpeg

我很喜歡這些遊戲設計,無形中開啟了孩子主動探索的好奇心,會非常想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加了什麼原料進去/ 鎖了什麼螺絲,就又會變成什麼。

IMG_4909.jpeg

 

遊戲與實驗過程中,也非常適合訓練孩子的團隊社交能力,分工合作才能夠創造出想要的結果。

IMG_4640.jpeg

也很喜歡這些遊戲拉近了親子間的距離,讓孩子喜歡上與爸爸媽媽一起創作與共讀的時光,給爸爸媽媽機會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大展身手(被崇拜哈哈哈哈)

IMG_5139.jpeg

細數家中孩子的教具玩具,有一半是「輕鬆育兒」的像是積木、磁力片、美勞用品,丟給孩子孩子可以自己玩(媽媽到旁邊翹腳休息);也有另一半是像MEandMine這種手做、DIY、科學實驗等需要家長陪玩的產品、或是和孩子一同點讀培養自主閱讀習慣的點讀書籍等等,至今入手的育兒項目算是滿平衡的,自己對孩子的學習玩樂規劃很滿意。

IMG_6110.jpeg

出門旅行也是不離身,會帶一兩組讓小孩玩。

Image

《品牌故事》

MEandMine的創辦人暨執行長Elinor Huang畢業於麻省理工MBA,曾投身於世界展望會兒童健康專案、AI醫療新創、專研腦神經研究與兒童認知發展。

MEandMine創辦人_黃文馨Elinor Huang.jpg

在與哈佛兒童發展中心合作、以及與全美1000位父母對談後被啟發創業,創造出了全球第一個【結合STEAM遊戲 x SEL情緒學習 x 科學認知】的探索盒。

來自矽谷 情緒與科學教育領導品牌.JPG

 

屢獲與國際讚譽
MEandMINE「我的探索盒」推隨即囊美國教育玩具界大獎肯定!

🏆 Parents' Choice Awards (美國益智玩具最為年佳產品

🏆 Tillywig 最強大腦Brain Child Award

🏆 Mom’s Choice 度金牌得主

🏆Family Choice 金牌得主

🏆 MEandMine 更為 Forbes 比世、Entrepreneur,與福斯聞頻道採訪報導

🏆 2021 Amazon 亞馬遜為美國八大新創

page1image38244832

為什麼推薦 MEandMine?

❤️「探索盒」透過 READ-BUILD-PLAY 啟發孩子身歷境的學習內動力

❤️ 專家證實的「Scenario-Based Learning」讓孩子玩耍學習晉級!

❤️ STEAM 的教學方式:動手,解決問題!
❤️ 充滿的設計:小小小肌肉發展,大完成冒險
❤️ 美教最推的「全人發展」:不要了解身體的化,也要照顧孩子的心 ,情緒來的變萬化,有強的心理素質。

IMG_5765.jpeg

不久前,MEandMine創辦人Elinor與兩位美國知名女星暨創業家 茱兒芭莉摩 Drew Barrymore 、 蓋柏莉·尤恩 Gabrielle Union一同登台直播!(MEandMine出現在4:45-17:35秒處)能讓三位了不起的女性們笑得像孩子一樣!這就是MEandMine探索盒的魅力!

可能是一或多人和顯示的文字是「 amazon live Small Business Gift Guide THAHING Drew Barrymore Elinor Huang Gabrielle Union 」的圖像
茱兒芭莉摩(Drew Barrymore)從眾多商品中選出「瘋狂太空出任務」成為她的送禮首選。她說:「幫助孩子說出情緒、看見情緒、面對情緒,同時還可以練習各種精細動作,實在是太棒了!」
「Aha!Tantrum! 這就是每天跟孩子之間會出現的狀況啊」,Gabrielle Union笑著說!(英語Tantrum是小孩大崩潰的狀況)
未提供相片說明。
最後最後!創辦人Elinor還在兩位大明星面前用示 #肚子裡的大冒險 示範如何做出一條健康完美的POOP💩 How fun it it!
MEandMine的使命就是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孩子能看得到、動手做,打開五感學習!而且~「It must be FUN!」不有趣的產品是出不了MEandMine工廠的
可能是小孩、站立、蛋糕和室內的圖像
當今媽媽必須知道的2個教育趨勢名詞:STEAM 和 SEL(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STEAM是由STEM+Art、五大領域縮寫而來,分別是:
S= Science(科學)
T= Technology(科技)
E= Engineering(工程)
A= Art(藝術)
M= Mathematics(數學)
 

《STEAM 精神》

跨領域教學:專題式學習(PBL),從主題出發,涵蓋不同領域的討論與思考
動手做:從動手做的過程中犯錯、修正、嘗試、最後成功,更在養成恆毅力與自信心
解決問題:當孩子能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問題,動機就出現了
生活應用:和生活有關,才能激發想「多知道一點」的好奇心
五感學習:透過各式感官學習,更能加深印象、更能刺激想像力
 
美國早在十年前歐巴馬總統時代就提出教育創新十年計畫,投入政府資金與政策執行,開始推動STEAM教育。11月8日是美國National STEAM Day~身為全球首創將SEL與STEAM完美結合的MEandMINE,邀請大家一起來關注、將STEAM精神融入生活中,天天都是STEAM Day🌈

IMG_6119.jpeg

文中接下來會開箱介紹的「肚子裡的大冒險」,就是2021 National Parenting Product Award的金獎得主唷!
Image
透過🍉食物史萊姆、🧪小腸熔岩實驗室、💩瘋狂大便實驗,讓孩子玩過就記得消化系統運作、主動練習均衡健康的飲食習慣。

IMG_4638.jpeg

《用科學|學情緒》

MEandMine 是由一群兒科醫師、心理學家、教育家及玩具迷創立的矽谷教育新創,首創用科學的方式啟發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心智發展、情緒學習與人際互動,全 人教育理念和好玩的設計,每一個盒子都看得到專家團隊的用心:用繪本故事開啟孩子的好奇心用科學創客強化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用玩耍無縫接軌學習,抽象概念也能讓小眼睛親眼見證!

MEandMine 是全球第一個將 SEL 社會情緒學習結合 STEAM 科學手作的品牌。 SEL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是全世界教育圈正熱的話題與教育風潮,比台灣 108 課綱話題更火熱!美國政府每年撥上百億預算在推動, 臉書與微軟創辦人的基金會、聯合國 OECD 等組織也都投入大量資源與人力在SEL 社會情緒學習的研究與推行喔!

SEL非常重要,是孩子學習的foundation(基礎), 甚至可以有效幫助未來進入學校後的學科學習、人際關係,以及長大後的就業...即便在歐美,傳統學習SEL的方式主要還是藉由繪本、圖卡、海報帶領,而MEandMine就是做SEL學習方法的創新:「用科學/學情緒」。

IMG_5124.jpeg

MEandMine 公司初創時期,創辦人 Elinor 就向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請益,針對 4-8歲的孩子究竟要怎麼學SEL最有效?

從大腦發展的歷程來看,孩子對世界的理解是從具象到抽象,因此最適合從「具體可見」、孩子看得到、摸得到的概念下手,也就是孩子每天都能碰觸到的「身體」開始!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就是最奇妙的存在〜

MEandMine選擇 STEM/STEAM科學實驗及手作有趣的方式遊戲的方式五感體驗的方式...來加深孩子的理解度跟參與度,學習效果更好(爸爸媽媽們只要親自玩過體驗後就知道,多感官的學習方式是最強大的!)

IMG_2072.jpeg

MEandMine 腦神經科學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為基礎,建構出共4大領域、11個探索主題

🧬身體科學系l Discover Your Magic Inside:肚子裡的大冒險(消化系統),小能量大英雄(肌肉與能量),太陽的惡作劇(皮膚與紫外線)

🧠我探索l Build Your Resilient Brain: 大腦國的奇幻之旅(大腦結構),我的秘密萬花筒(自我價值),頭腦寶寶大探險(成長性思維)

🤖情緒解l Develop Your Emotional literacy: iLuv情緒星球大奇航(情緒迴路),瘋狂太空出任務(情緒桌遊)

👥交溝通l Connect Your World Meaningfully:搶救海洋大作戰(同理心), 鯊魚王尋寶探險隊(團隊合作,化解衝突)

 

MEandMine 超夯矽谷探索盒|用科學 x學情緒|#啓發內心強大的孩子 #🎁兒童節特惠團

🛒團購網址:https://lihi1.com/XtGKK (3/20-3/26⚡️)

除了之前我力推的「小哈利最愛入門組」,這次還加入新品三件組喔:🥇 EQ社交小高手:情緒迴路、情緒控制、團隊合作學習三合一🆕

🎁本次團購優惠組合心動價+非賣好禮送好送滿,讓今年兒童節很不一樣,跟緊緊的粉絲們才有的獨家優惠

image

 

!!千萬不要錯過了這麽棒的STEAM探索遊戲!!

優惠重點整理

📌 兒童節特推!新品三件組:「瘋狂太空出任務」+「情緒星球大奇航」+「鯊魚王尋寶探險隊」~原價$3370,團購價$2380,Nana媽咪寵粉再折$100~只要$2280,68折!數量有限、售完不再補貨!

📌 小哈利最愛入門三件組:「超級細菌大戰」+「肚子裡的大冒險」+「太陽的惡作劇」~原價$2970
特價$2250 (76折)~再加贈「食物史萊姆組」~樂趣多更多!

📌 Nana媽咪私心精選五件組、從認識身體到社交溝通,通通包含:
「小能量大英雄」+「大腦國的奇幻之旅」+「我的秘密萬花筒」+「頭腦寶寶大探險」+「搶救海洋大作戰」原價$4950
特價$3750 (76折)~再加贈「熔岩實驗組」,家中小科學家會超愛!

📌 滿額抽獎:消費滿$6000,即可參加抽獎!可累積抽獎次數(滿$12000抽兩次),買越多中獎機率越高!
獎品「海底救援小隊」探索盒(市價$990),名額3名、結團後統一抽出!

📌 Special!為服務Nana媽咪海外粉絲,本團開放海外訂單。若有運送至海外的訂購需求,請私訊 infotw@meandmine.com 私訊至臉書「矽谷MEandMine SelxSteam好好玩」粉專,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每個探索盒都是物超所值,都涵括 Read 閱讀Build 建構Play 遊戲,環環相扣的內容設計,讓孩子在探索程中都是不斷地複習上一個階段學習到的概念,不斷地累積加深印象!
IMG_6112.jpeg

也千萬不要因為繪本故事是以英語呈現而打退堂鼓,MEandMine貼心提供了中英雙語版故事,在YOUTUBE上就能收看收聽,在好好玩之後還能補足語言的學習唷!每個主題單元除了中英語影片故事可看之外,手做實驗的部分還特別錄製一目瞭然的影片教學,而且還有小小延伸教材「Printables」可以讓大家印下來在家玩呢~

Story Time

 

【開箱】由專業腦神經專家、兒科醫師、兒童心理師與玩具愛好者共同設計,好玩又有料的探索盒

英語認知繪本

Image

MEandMine的每個探索盒中都有一本誠意十足的英語繪本,盒子內的實驗與手作也是圍繞著知識繪本中的內容相輔相成。除了繽紛療癒的畫風,故事內容都是以淺顯、孩子容易懂的語言精心設計的,孩子學認知的同時,也鞏固了英語的學習。故事內容總是帶給我一股溫暖,每個科學認知微妙地融入情感,成功帶進不同層次的吸收。

IMG_5390.jpeg

有的繪本好面還附上有趣的互動問答,像在「萬花筒」這本中就有「尋寶遊戲」,找尋生活中的自己、了解關於自己的喜好、生活於周遭。我也是在陪女孩找尋答案的時候,才發現她竟然有15雙鞋子!!!!(不是只有兩只腳嗎🤦‍♀️ );到鄰居家需要走幾步路?真有趣....我們是閉著眼睛走到隔壁直到手碰到牆壁 XD;代表女兒興趣的物件是?哈利拿來了黏土;喜歡的食物是?剛好很好拼寫的英文單字HAM(火腿肉)

IMG_5394.jpeg

目前11個探索盒中,只有最近出的三組新品:頭腦寶寶大探險、情緒星際大奇航、鯊魚王尋寶探險隊 的紙本說明書是英語,但掃qr-code都可以下載中文說明書電子檔喔!其餘8組是紙本中文說明書,掃QR-code會連結到線上資源的頁面,裡頭有中文跟英文故事檔(slide show + voiceover) 所以繪本英文也沒關係,都有中文音檔可以聽,想自己說故事的父母,也可以先聽完中文音檔對故事有基本了解後自己講給孩子聽:)

IMG_6190.jpeg

🎁本次跟團者在結團會由MEandMine會統一收到獨家贈品(依照您購買的品項對照故事音檔發送至您的電子郵箱)「知識繪本的中英語故事音檔」,家中有KidsRead點讀筆的都能輕鬆將它變身為雙語有聲書,讓孩子在家隨點隨聽。

 

🧬身體科學系列 Discover Your Magic Inside

🌟小哈利推薦:超級細菌(學免疫)

IMG_1841.jpeg
Aha! Healing 橫掃四獎項,是 MEandMine 迷的必備基本款。自製白血球釣竿,釣出有害細菌和病毒的經典磁力遊戲淺出地讓孩子探索守護身體的防禦系統進而培養孩子的日常衛生好習,是當下爸媽最好的選擇❤️

中文版故事

這是關於身體自癒力的故事(免疫系統),從認識血管池中的保衛隊白血球、到紅血球與血小板,也介紹到外來的細菌與病毒,原本就是我女兒平時就很喜愛的閱讀主題,所以玩起來又更起勁了!

IMG_1837.jpeg

打開探索盒,裡頭有給孩子的一封任務信,裡頭裝有故事繪本、紙本說明書,引發孩子的好奇心!我們家都會先讀過繪本後,才開始手做遊戲~在小朋友有基本的理解後,對接下來的各種關卡和任務會更游刃有餘,也相對更有成就感。

IMG_1838.jpeg

讓我很驚喜的是裡頭所有DIY教具的質感!!身為手做媽咪,平時買回家的材料、上網訂購的勞作包數不勝收,都沒有探索盒中提供的還要穩固堅韌呢!所以我很放心讓女兒動手自己做,自己在旁邊輔助即可。

IMG_1844.jpeg

剛剛講過我們家常常做勞作,但進行像這樣有意義且賦予建築工程的項目還真是第一次呢!過程中媽咪自己也是充滿期待,想知道下一步要幹嘛。

IMG_1845.jpeg

小孩學會看說明書,跟著指示和步驟走其實不容易。大多數小孩都會想挑選自己想做的環節先偷跑,這樣除了能訓練觀察能力之外,也是訓練他們的耐心,懂得等待將換來更美麗的事物與經驗。白血球釣竿完成囉💯!!女兒笑得闔不攏嘴(好有成就感呀!)

IMG_1853.jpeg

接著做細菌和病毒,利用迴紋針的磁性繞上彩色毛茸茸線圈製作完成,一點也不難。

IMG_1856.jpeg

貼上大大的眼睛後變得更可愛了❤️

IMG_1862.jpeg

接下來製作血管池。連周邊角角都做得好牢固喔~輕鬆扣上!

IMG_1867.jpeg

浸泡吸水珠一小時,就會膨脹~~

WATER BEAD

這時就能倒入血管池內玩感官遊戲囉!開始來比賽釣細菌,看誰速度最快~~

IMG_2072.jpeg

 

經典熱銷款:肚子的大冒險(學消化)

IMG_4635.jpeg
Aha! Digestion 榮獲 The National Parenting Product Awards 佳產品!個超好玩的化學實驗食物史萊姆營養泡泡、瘋狂便實驗室) 跟著酵素毛毛蟲起探索我們的化系統,認識食物營養成分培養健康飲食習慣!

中文版故事

這是一個跟著食物去旅行的故事,搭上酵素毛毛蟲列車,沿途停靠胃胃池塘、小腸森林、與大腸隧道,看著食物是如何被酵素分解成食糜、養分如何被身體吸收、以及廢棄物如何形成最終的糞便排出,既好理解又非常可愛!

IMG_4638.jpeg

首先學習不同的食物分類,以及人體一天所需的各類食物量。讀完繪本後有課後練習,讓寶寶將食物貼紙貼上正確的區塊,忘記了沒關係~回頭再翻閱一次故事書吧!

IMG_4639.jpeg

重頭戲來了!接下來一共三組完整實驗等著孩子們動動手....大家已經摩拳擦掌蓄勢待發了。

IMG_4640.jpeg

架起胃胃池塘 Let's Go!

IMG_4641.jpeg

原料好豐富啊啊啊啊!這盒太划算了❤️ 裡頭有一罐漂亮精緻的食物碎片,媽咪自己好捨不得用喔(想收藏)

IMG_4643.jpeg

將食物碎片倒入(表示食物進入身體)

IMG_4658.jpeg

將膠水倒入胃袋中(呈現現實生活中的液體胃酸的概念)

IMG_4663.jpeg

接著倒入神奇水(形成史萊姆)

IMG_4665.jpeg

小朋友坐等觀察胃胃池塘中的變化。

IMG_4670.jpeg

胃袋剪下後還可以變成感官玩具,軟嫩Q的觸感好療癒,媽咪自己都忍不住來回捏了又捏。(那隻毛毛蟲是身體裡的酵素,專門把食物切成小碎塊食糜)

IMG_4675.jpeg

史萊姆一剪開,小孩馬上玩瘋了!

IMG_6121.jpeg

雙寶一個小時內對史萊姆又拉又揉又滾又切,完全沒有來煩媽媽(終於秒懂為何國外這麼流行玩Slime)

Image

第二組實驗:當食物進入小腸森林,營養泡泡被身體吸收的過程。試管中加入水與嬰兒油。

IMG_4681.jpeg

等一下要置入發泡錠,製作食物泡泡。每個發泡錠會產生不同顏色,溶於水後才看得到。這裡有給小朋友任務,請結合不同發泡錠混出蔬菜的顏色(綠色)

IMG_4682.jpeg

注意不要一次全部都丟進去啊~這樣才能下次多做幾個實驗。

IMG_4683.jpeg

看著美麗的泡泡自己也覺得很療癒。但如果像我家小表妹這樣全部亂丟,混出來的就會是很醜陋的深色(近黑色)

IMG_4684.jpeg

實驗第三站:大腸隧道(終於要做傳說中的便便啦!!!!)

首先在盒中置入指定杯子的水,有附量杯。這裡模擬大腸,告訴小朋友,人體很需要水分,大腸中水份也是佔最大比例的,排泄要順暢身體需要很多的水。

IMG_4690.jpeg

養分、水分都被吸收後,經過隧道內的滾動擠壓.....

IMG_4691.jpeg

Yay!!終於喜得完美的便便💩(還有菜渣耶~)

IMG_4693.jpeg

 

好萊烏星媽推薦款:小能量大英雄 (學肌肉與身體能量)

Aha! Muscle 是美國亞馬遜 2021 黑五精選款!(關注美國亞馬遜粉絲就知道,黑五是全年電商最大,能上到亞馬遜黑五精選完全就是熱賣保證),透過組

合氣球動力認識身體的肌肉及能量超人心和黏黏球讓孩子們一邊玩一邊運動。受到好萊塢製作人及童們等強力推保證玩到不釋手!

IMG_5745.jpeg

中文版故事

這是關於身體神秘能量的故事。透過繪本主角英雄隊長擁有肌肉超能力,帶孩子認識身體中擁有超過六百條富有彈性像氣球般的肌肉。我們跨出每一步,肌肉都在收縮,能量就是肌肉最的燃料,身體有越多能量,就能跑得越快!故事中提到,即使是超人也是要休息的。運動後,記得要多補充水分,也要多伸展、沖熱水澡舒緩肌肉,恢復元氣!

盒子裡頭已有能量背心,想要變身英雄隊長必須先自己動手自製「光速能量跑鞋⚡️」。

IMG_5746.jpeg

我個人覺得這組的手做比較細緻,需要多一點父母的協助,才不會太粗魯不小心弄破海綿版。

三歲女兒細心地照著說明書穿針引線.....好認真!

IMG_5755.jpeg

組裝鞋後跟的打氣孔。

IMG_5754.jpeg

很得意~

IMG_5756.jpeg

準備加裝輪子,這個吸管的推進比較要幫忙小手手喔!

IMG_5760.jpeg

接下來綁上鞋帶 :-)

IMG_5763.jpeg

接上氣球後,就可以開始打氣=能量輸入囉!能量推動速度,讓閃電鞋衝刺飛快~

IMG_5765.jpeg

小車迷出生的弟弟,非常享受速度與移動物件帶來的驚奇。閃電鞋衝刺影片收納在我們家IG的精選動態。

IMG_5774.jpeg

踩上光鞋,小英雄準備衝去救火囉!瞄準~發射~

IMG_5784.jpeg

趕快穿上探索盒中的能量背心,和爸爸媽媽來挑戰火焰球(躲避球)遊戲!被丟中的話球會黏在背心上喔~

IMG_5780.jpeg

小孩根本是勁量電池,能量怎麼都用不完....

IMG_5781.jpeg

太陽作劇 (學皮膚)

IMG_2709.jpeg

透過手作維他命DUV變色珠珠來幫助孩子了解皮膚構造保護皮膚要性。

IMG_2738.jpeg

中文版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皮膚的故事,一起揭開太陽光的秘密。原來,皮膚是身體中最大的器官!就像夾心餅乾一樣有三層,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功能。表皮層是皮膚最外層的防水層,也決定了我們皮膚的顏色。故事的最後也解釋了為什麼白人比較容易曬傷。

真皮層位於表皮層下方,有神經末梢傳遞各種接收到的感覺給大腦。再往下走就是皮下組織,有厚厚的脂肪,冬天保暖夏天調節身體至舒適的體溫。後面還講到了黑色素,以及黑色素的多少影響膚色的呈現;皮膚好朋友在豔陽下會開始製造為他命D,為他命D能夠保護我們的大腦、強健骨骼、身長健康、還能夠讓我們天天開心唷!在陽光下待得越久,皮膚也會製造出越多的黑色素~所以我們就曬黑了!黑色素能夠幫助抵抗紫外線的傷害,但如果不做好適當的防曬就還是會曬傷囉!

這一盒的手做超精美,架構、穿線、縫合、串珠珠每項都做到滿,成品除了做科學實驗用途之外,還可以放家中當mobile擺設,遇到紫外線會變色的串珠也可以拿來穿手鍊。

IMG_2712.jpeg

首先,皮膚有三層,以不同色的圓盤概念示意,黑色點點就是黑色素。

IMG_2716.jpeg

當太陽長久照射,我們的皮膚又會產生怎樣的反應呢?

IMG_2721.jpeg

女兒第一次做縫紉的DIY,非常有新鮮感。

IMG_2727.jpeg

將棉花填充進吊飾,小哈利碰到棉花的觸感很微妙一直笑。

IMG_2736.jpeg

吊飾密縫後穿進小珠珠,過程需要孩子極度專注,考驗手眼協調,培養小手的精細度。

IMG_2734.jpeg

如果掛在室外,就能看到珠珠遇紫外線變色的變化(透明珠子變彩色);反之若將珠珠塗上防曬油,就不會變色唷!這要告訴孩子們防曬的重要性,以及紫外線對皮膚可能造成的傷害。

IMG_2741.jpeg

 

🧠自我探索系列 l Build Your Resilient Brain

oy Insider 薦:<N E W 新品> 大腦國的奇幻之旅 (學大腦)

Aha! Brain 每個大腦國最神秘魔術!魔法盒中內個超有趣闖關 STEAM 挑戰引領孩子遊大腦的大國額葉(frontal lobe)、頂葉(parietal lobe)、枕葉(occipital lobe)、顳葉(temporal lobe)從中學習大腦能:問題解決能力、觸覺、視覺、情緒與記憶。每個小小魔術師的養成過程中孩子發自己的有最寶貴魔術促進其大腦發展和自養成!

IMG_5566.jpeg

這個探索盒~用四個遊戲~介紹大腦的四個腦區不同的功能。

魔術影片

中文版故事

額葉王國(藍色王國):是大腦四大分區中最大的,負責認知功能與動作控制。
整體來說,額葉可以接收各處的資訊,決定身體動作,我們的智力、專心程度、人格、行為、情緒,都與額葉有很大的關係。

透過設計立體彈珠台的關卡,探索盒內提供各式各樣的障礙物小機關,讓小朋友腦力激盪,換不同的路線與方式,把球球引入洞內,訓練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

IMG_5585.jpeg

關卡難易程度分為 level 1- level 3,媽咪自己的邏輯不好,在level 1就出局了。

只好回婆家討救兵,爺爺一出手,關關關卡關關過、條條大路通羅馬。

IMG_6070.jpeg

頂葉 是負責眾多感覺資訊的區域。我們皮膚會接觸到的溫度感覺、觸覺、味覺、痛感,都會經由丘腦抵達頂葉的感覺區。這個遊戲中透過感溫貼紙,藉由溫度的變化使貼紙變色,來展現大腦頂葉的溫感能力(下圖:貼紙遇冷變藍,遇熱變紅,連背景圖案都會改變!)

Image

顳葉 能處理記憶,並和其他感覺整合,保留視覺記憶、語言理解、和情感關聯,將這些感覺輸入處理成有衍生意義的資訊。顳葉也和了解語言有很大的關係,我們下面再一起解釋。海馬迴也在顳葉這個區塊,與記憶的形成很有關係,受到破壞的話會影響記憶和語言技能。

IMG_5568.jpeg

在這關卡透過小朋友手作相機,拍下記憶片花卡呈現記憶的儲存。

IMG_5570.jpeg

左邊的紅色代表快樂的記憶;右手邊的藍色是悲傷的回憶。

IMG_5573.jpeg

(下圖演繹)探索盒中會提供兩張紅藍濾鏡,從紅色看出去同一張回憶會是開心的,換成藍色濾鏡會瞬間變成悲傷的。

Image

枕葉 枕葉在腦部的後側,就是我們睡覺時與枕頭相接處。枕葉主要就是負責視覺,能處理顏色、光線等視覺刺激。眼睛的視網膜接受視覺刺激後,傳送訊息到枕葉,枕葉解析我們視覺接受到的刺激和資訊。

IMG_5593.jpeg

這邊透過雙面影像快速反轉,讓正反兩張圖片結合成一張圖,視覺跟你開了一個大玩笑。

IMG_5594.jpeg

小兔子竟然跑進了魔術帽!!!

a8dfe5669da461fd1d87691252c7cb08e8aa885c

 

Nana媽咪私心首推:我的秘密萬花筒(學自我價值)

IMG_5382.jpeg

Aha! Self Worth「我」是誰?大」是麼?

引領孩子創作記憶萬花筒與「小樹」,探索自己的模樣回憶及自我價值,將「」的概念具體呈現萬花筒的反射鏡裡看到繽紛且獨一無二的自己。

IMG_5336.jpeg

中文版故事

第一次自製萬花筒。

IMG_5337.jpeg

真的覺得教材盒裡頭的東西質感都爆好的!好耐操又好好組~~~完全不是便宜貨啊真材實料!

IMG_5345.jpeg

腳腳裝上要能夠穩穩站立才算成功喔!

IMG_5350.jpeg

原來小時候媽媽買給我的萬花筒,裡頭就是用三個鏡面條架成三角形的空間反射,背後的原理原來就這麼簡單~(再次懷疑自己三歲的時候到底都在幹嘛)

神奇的變化不是魔術也不是魔法,小手做過一遍之後就明瞭了「裡面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

IMG_5353.jpeg

一般市售萬花筒中會放有亮片裝飾,這裡卻是要孩子畫出「關於自己/ 認識自己」的彩色投影膠片,放置在萬花筒底部觀察其變化…

IMG_5360.jpeg

🌟第一張投影片「請畫出自畫像」

從圖中我看見了一個活生生內心好快樂的小哈利

IMG_5367.jpeg

🌟第二張投影片「請畫出未來的我」

哈利在上頭打了一個大叉叉❌,然後請爸爸幫忙她畫一個尿布…

IMG_5372.jpeg

🌟第三張「請畫出我的家人與朋友」

她畫了一個爸爸牽著她的手的圖樣…

IMG_5496.JPG

🌟第四張投影片「我的天份/才能」

她畫出了好幾個試管🧪、外加一個皇冠👑

IMG_5389.jpeg

#我竟然是從圖畫中了解並進入女兒的內心世界

畫完後,她將投影片輪流放到萬花筒中,興高采烈地對我解釋⋯

「媽媽,這個是我!」(我知道❤️)

「媽媽,這個是爸爸牽住我的手。」(不知為何我哽咽了🥲)

「媽媽,我很擅長做科學實驗,但我也很會當公主。」(我笑了)

「媽媽,將來⋯#我真的好希望晚上睡覺不用再穿尿布🩲 我每天晚上都說我不用包尿布了,#但你們都不聽,我已經不是小北鼻了(委屈)」

其實哈利三歲就完全戒尿布了,但前後尿床過兩次。因為很怕她尿床(更怕自己半夜還要起來洗被單),即使99%的時候都沒失誤,還是會硬逼她穿尿布上床睡覺⋯

原來,她內心是這麼堅持🥺 很想反抗也嘗試溝通卻又沒人願意聽。我紅了眼眶。

IMG_5495.JPG

我一片片地仔細反覆地看了又看,

第一次從她的眼睛,透過萬花筒,看到了她內心的世界❤️

IMG_5388.jpeg

不論是好的壞的,每一個經歷與回憶,都成就了今日的「我」。

IMG_5392.jpeg

 

FUN 成長型思

寶寶探險,遇到怎麼辦?你只是「還沒過關而已!和掘 「the power of YET。透過頭寶寶探險的故事、組「大腦扭蛋機」,挑戰重關 白挑戰失敗都是大腦養分玩越聰明。

IMG_5106.jpeg

中文版故事

大腦中住著一對雙胞胎,一個想出去探索世界,一個唯唯諾諾無法踏出門一步。走出世界的那個小不點,在遇見不同的關卡、在每一次的練習、嘗試、思考及克服困難後,變得越來越聰明。 回到家後,他的大腦變得比雙胞胎姊妹還大好多好多,每一次的思考與歷練,都會讓腦部成長大爆發!小不點的雙胞胎等不及要聽他在外的所有驚奇歷險。

睡前必指定要聽科學小繪本,然後告訴爸爸媽媽今天她覺得自己的大腦也長大了!並且分享一整天當中發生的種種趣事及遇上的關卡。

IMG_5139.jpeg

手作部分先組好這個出門探險的主人公。

IMG_5112.jpeg

我特別喜歡這種海綿螺絲組合,又穩又不傷寶寶的手,也培養孩子的建造邏輯。

IMG_5116.jpeg

完成了好開心!好像每一個自己做出來的玩偶都特別有感情呢~

IMG_5120.jpeg

背面翻過來是樹的設計,呼應了繪本中小腦細胞遇見的第一個難題,接著還會變成第一個遊戲場景。

IMG_5124.jpeg

3顆任務球中有各式各樣的遊戲組合,有的要讓你找顏色、找配對,還有一個迷宮拼圖讓孩子在桌遊上找返回城堡的路。

IMG_5137.jpeg

一歲半的弟弟直覺式地找洞洞鑽,媽媽也在旁協助,順便教他顏色和數字等基礎認知。

IMG_5130.jpeg

有重量的樹葉,夾上會旋轉的樹,練習分配、維持平衡力。

IMG_5131.jpeg

用松果模型玩找找遊戲,任務球中有好幾組不同的配對卡,這個需要超級專注,連媽媽我都要找好久呢!

IMG_5289.jpeg

松鼠們穿的小內褲也都太像了吧 XD 但小朋友觀察能力好像比媽媽還要強大許多!

IMG_5290.jpeg

 

弟弟對於顏色分配的任務球很上手,雖然還不太會說話,卻能夠依照小卡上的指示找到對應的顏色。

IMG_5294.jpeg

 

 

👥社交溝通系列 l Connect Your World Meaningfully

<N E W 新品!>理心科學實驗搶救海洋大作戰

Image

Aha! Empathy 是一組透過海洋污染實驗(oil-spill model),讓孩子感同海洋汙水和垃圾下的痛苦,藉由海洋污染的主題去激發孩子認識同理心。同理心是社會情緒學習的基礎實驗激發孩子的同理心透過拯救海洋垃圾類任務延伸永續環保,孩子將學到:小小也能累積大大力量!

Image

中文版故事

小表妹受哈利的影響,也愛上了科學實驗和手作。在爺爺奶奶家時,絕對都要湊上來一起共讀、一起遊戲,孩子們除了認知學習也學到了分享與團隊合作❤️

IMG_4882.jpeg

自己動手沿著折線製作出立體資源回收桶,小個小妮子都把它們當寶物!再來是要把紙板上的各種垃圾取下,裝上角座,這樣就能站立在桌遊海報上囉!

IMG_4887.jpeg

第一站:學習垃圾分類

IMG_4891.jpeg

接下來,自製神奇夾子,除了桌遊使用之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呢~

IMG_4893.jpeg

小表妹第一次接觸,哈利教她看說明書。

IMG_4897.jpeg

每個螺絲要如何站立、站在哪裡,都要小眼睛好好觀察、聆聽指令。

IMG_4899.jpeg

再來這一步驟涉及3D立體概念,需要大人協助才能完成。孩子自己去搬出救星「奶奶」來幫忙。其實,懂得開口尋求協助,也是一種很棒的超能力唷❤️

IMG_4901.jpeg

完成囉~伸縮自如,且還可以調整鬆緊的萬能大鉗子👍

IMG_4915.jpeg

開始撿起海中的所有垃圾,放到相對應的資源回收桶。

IMG_4913.jpeg

故事情境第二站:拯救被油污困住的海雀們....清水盆中滴入黑色墨水,很快就被染黑了。

IMG_4966.jpeg

用湯匙慢慢勺出黑色油墨,非常辛苦的大工程,必須持之以恆。

IMG_4968.jpeg

接著細心清洗被髒污覆蓋的潔白海雀羽毛...

IMG_4975.jpeg

即便清洗得再乾淨,也無法回覆到從前一開始的色澤,一旦污染,是無法完全抹去消除的。孩子立刻就意會到了這一點。

IMG_4978.jpeg

我覺得做一組產品讓4-6歲,甚至更小的孩子可以透過故事與動手做當中認識「海洋污染」會造成什麼影響、去帶出同理心這個超抽象的主題~真的有夠強!小哈利抱著小海雀表示:「我一定會為你守護你的家園。

IMG_4980.jpeg

【為孩子量身打造的SEL x STEM科學盒】

🛒跟團傳送門:https://lihi1.com/XtGKK

優惠重點整理

 兒童節特推!新品三件組:「瘋狂太空出任務」+「情緒星球大奇航」+「鯊魚王尋寶探險隊」~原價$3370,團購價$2380,Nana媽咪寵粉再折$100~只要$2280,68折!數量有限、售完不再補貨!

📌 小哈利最愛入門三件組:「超級細菌大戰」+「肚子裡的大冒險」+「太陽的惡作劇」~原價$2970
特價$2250 (76折)~再加贈「食物史萊姆組」~樂趣多更多!

📌 Nana媽咪私心精選五件組、從認識身體到社交溝通,通通包含:
「小能量大英雄」+「大腦國的奇幻之旅」+「我的秘密萬花筒」+「頭腦寶寶大探險」+「搶救海洋大作戰」原價$4950
特價$3750 (76折)~再加贈「熔岩實驗組」,家中小科學家會超愛!

📌 滿額抽獎:消費滿$6000,即可參加抽獎!可累積抽獎次數(滿$12000抽兩次),買越多中獎機率越高!
獎品「海底救援小隊」探索盒(市價$990),名額3名、結團後統一抽出!

📌 Special!為服務Nana媽咪海外粉絲,本團開放海外訂單。若有運送至海外的訂購需求,請私訊 infotw@meandmine.com 私訊至臉書「矽谷MEandMine SelxSteam好好玩」粉專,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MEandMine學習架構: Read👉Buil d👉Play 

2D繪本、到3D建構、到4D五感體驗互動 如鷹架般疊加、加深孩子的學習印象。

❤️我打開盒子後,都是和孩子從「閱讀」裡頭的冒險故事開始,引起小朋友的好奇與自我投射。

❤️做實驗:動手做、動腦、解決問題、不斷嘗試,有些步驟需要大人在旁的協助喔!#這不是丟給小孩自幾玩_爸媽在旁邊翹角乘涼的玩具。

❤️遊戲時間:孩子們的想像與實踐、互動與表達~終於做好了,可以好好玩遊戲,透過遊戲更加深孩子的認知和理解力。

#超有意義的一團 跟上‼️

 

Image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na媽咪 x Q踢派 的頭像
    Nana媽咪 x Q踢派

    Nana媽咪 x Q踢派

    Nana媽咪 x Q踢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